百樂煙口味:談虎色變的昂貴代名詞
近日,百樂煙口味卷土重來,引發(fā)市場關注。然而,令人咋舌的是,這些口味煙的價格高得離譜,讓不少煙民望而生畏,談虎色變。
緣起:數十年前的“禁果”
百樂煙口味最早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。彼時,為了迎合年輕人的消費喜好,煙草行業(yè)推出了各種口味的香煙,百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憑借著其獨特的口感和時尚的包裝,百樂迅速風靡全國,成為香煙市場的一大霸主。
然而,好景不長。近些年來,隨著控煙政策的不斷收緊,口味煙因其誘導未成年人吸煙的風險而備受詬病。2017年,國家煙草專賣局發(fā)布通知,禁止生產和銷售調味卷煙。百樂口味就此銷聲匿跡,成為一代人的禁果。
死灰復燃:高價回歸
近年來,隨著電子煙的興起,口味煙的需求再次抬頭。一些不法商家嗅到了商機,開始偷偷生產和銷售百樂口味煙。與合法香煙不同,這些私售口味煙大多采用手工制作,工藝粗糙,質量堪憂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這些私售口味煙的價格高得離譜。據了解,一包百樂口味煙的售價動輒數百元,甚至上千元。如此昂貴的價格,讓不少煙民直呼“買不起”。
危害:誘導未成年人吸煙
口味煙之所以被禁止,是因為其對未成年人具有極強的誘惑力。甜甜的水果味、清新的薄荷味,這些香味掩蓋了香煙本身的苦澀,讓未成年人更容易接受吸煙行為。
研究表明,接觸口味煙的未成年人吸煙的可能性是非接觸者的好幾倍。一旦養(yǎng)成吸煙習慣,未成年人將面臨一系列健康問題,包括癌癥、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。
監(jiān)管難:貓鼠游戲
口味煙的死灰復燃,給煙草監(jiān)管帶來了新的挑戰(zhàn)。由于私售口味煙大多通過網絡渠道銷售,隱蔽性強,監(jiān)管難度很大。
近些年來,監(jiān)管部門一直在加大對私售口味煙的打擊力度,但由于利益驅使,不法商家屢禁不止。雙方上演著一場貓鼠游戲。
百樂口味煙的卷土重來,既是一場煙草行業(yè)逐利的悲哀,也是對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脅。高昂的價格背后,隱藏的是誘導未成年人吸煙的巨大風險。
監(jiān)管部門亟需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,從生產源頭到銷售渠道,全面打擊私售口味煙。只有徹底堵住口味煙的流入渠道,才能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和未來。